close

  ■本報記者 楊群
  沒有想到!中國(上海)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運行滿一年不久,中國自貿試驗就邁開大步複製推廣。
  東部沿海,南北呼應,廣東、天津、福建,三個自貿新坐標,與上海遙相呼應,恰如張弓。
  長江南北,百餘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星羅棋佈,上海試驗田培育的種子,廣種遍撒。
  沒有想到!短短一年,上海自貿試驗區拿出的可複製可推廣項目那麼多,輻射效應範圍那麼大,遠超預計。
  為全國擴大開放探路,這本是上海自貿試驗區的“初心”。
  不忘初心,加快試驗可複製可推廣步伐;千帆競發,恰是開路先鋒的榮光。
  國家戰略,先行探路
  有人議論,自貿試驗複製推廣了,上海獨有優勢沒了。殊不知,這場浦江之濱的國家試驗,乾的是正是袁隆平“育種”的事。
  為全國擴大開放試水,為全國深化改革探路,這是上海自貿試驗區與生俱來的使命。
  去年9月,上海自貿試驗區誕生。國家戰略,服務全國,是其鮮明的標記。
  今年5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滬考察,形象地為上海自貿區定位:“播下良種,精心耕作,精心管護,期待有好收成,並且把培育良種的經驗推廣開來。”
  今年9月,李克強總理在上海強調,上海自貿區要使先進理念和成熟經驗在面上可複製、可推廣,帶動全國涌現更多改革開放高地,形成改革開放新動能,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發展新的發動機。
  如今,中央再作部署,自貿試驗複製推廣吹響號角。對上海而言,不是獨特優勢沒有了,而是改革試點得到充分肯定。正如市委書記韓正所言,自貿試驗區是國家的試驗田,不是地方的自留地。現在的制度創新,國家推廣得越快,意義越重大,越有利於制度紅利的顯現。
  與過去的開發區、保稅區、地方優惠政策特殊發展區等完全不同,上海自貿區一年來所有的發展探索和先行先試,都不是為了地方發展,一切服從服務於國家戰略。
  種子的播種擴散,是試驗田成敗最好的證明。自貿試驗區複製推廣越快,輻射效應越大越廣,越能證明國家戰略謀劃和上海自貿試驗的成功。
  制度創新,主動作為
  開路先鋒的天職,是勇敢探索,不等不靠。上海的積極作為,讓國家擴大開放有了更足的底氣。
  時不我待。短短半年,負面清單從無到有,開啟外商投資準入管理全新模式。
  2013年9月30日凌晨,上海自貿區掛牌次日,第一份負面清單滾燙出爐。有人說,真不容易;也有人說,還是太長。其實,清單的長與短不是關鍵,重要的是,外商投資管理由“潛規則”走向“明規則”,“法無禁止即可為”的法治理念得以凸顯。這是質的改變。
  時不我待。上海自貿區“邊走邊試”,馬不停蹄對剛面世的負面清單做減法。
  今年7月1日凌晨,2.0版上海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出爐。僅僅相隔9個月,特別管理措施由190條縮減為139條。更重要的是,站在國家戰略角度通盤考慮,對金融、教育、文化、醫療等有序開放領域,以及對育幼養老、建築會計、會計審計、商貿物流、電子商務等放開領域,管理措施能取消則取消,能放寬則放寬。
  掌聲響起,這一次,更加真誠。11月2日,市長楊雄表示: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,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,再推出一批新的開放舉措,2015年負面清單更令人期待。
  時不我待。上海真正理解了先行先試的內涵,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和智慧,當好改革領跑者、樹立開放新標桿,努力成為制度創新高地。
  市場反響最能說明問題。中外企業魚貫而入,地區總部紛紛集聚。僅僅掛牌一年,上海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各類企業12288戶,超過原上海綜合保稅區過去20年的企業總量。 下轉◆2版(上接第1版)
  壓力測試,堅定開放
  某種意義上,上海自貿試驗區是一劑“皮試”,要試驗中國這個經濟體,對於當下國際通行的投資貿易便利化規則的適應度。
  壓力測試,測的是在前所未有的開放環境下,我們能否適應?
  面對後金融危機時代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的重大變化,自貿試驗區擴大開放領域提高適應性。尤其是在服務業擴大對外開放方面,自貿區一成立,就在金融服務、航運服務、商貿服務、專業服務、文化服務和社會服務等6個領域擴大開放,暫停或取消投資者資質要求、股比限制、經營範圍限制等準入限制措施(銀行業機構、信息通信服務除外),並提出23項擴大開放舉措。目前,這23項措施全部落實到位。今年7月,試驗區又推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“新31條”。對外開放水平大幅提高,超過了我國加入WTO時承諾的開放水平。
  壓力測試,測的是制度框架與國際高度接軌狀態下,我們能否適應?
  一年間,投資管理制度,由正面清單和審批管理轉向負面清單和備案管理;貿易管理制度框架,由關境上便利化轉向關境內便利化; 海關監管制度框架,逐步實現一線放開、二線管住、區內不干預的國際公認海關管理標準規範; 金融管理制度,推動人民幣國際化、利率市場化、外匯管理體制改革;綜合監管執法制度框架,從事前審批和主體監管轉向事中事後監管和功能監管。一系列創新,縮小了我國現行制度與國際通行規則的差距,為我國加入更高標準的投資、貿易協定積累了經驗。
  自貿區頭半年,外界議論區內新設企業中資多、外資少。進入第二個半年,外資企業明顯加快步伐。最近,自貿區相關方面在與美國、歐盟商會進行交流時獲悉,外企進駐自貿區意願增強,預計外企占比將加速度上升。
  習慣全球投資貿易游戲規則的外資企業開始“親近”上海自貿區。“皮試”效果證明,對於國際上正在進行的TPP(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)和TTIP (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協定)等區域投資協定談判,我們的話語系統可以對接。上海自貿試驗,為中國下一步在全球新規則構建過程中的對話爭取了更多主動。
  面向太平洋,從開路先鋒到弓滿箭出,中國正以更大力度的可複製可推廣,展示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決心。
  (原標題:面向太平洋的成功試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mgrfne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